1、黄宾虹1865 年1月27日1955 年3月25日,原籍安徽省徽州今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近现代著名画家学者1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黄宾虹的山水画以其“浑厚华滋”的特点著称,他注重笔墨与丘壑的结合,追求画面的神韵与气韵生动这组山水四绝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黄宾虹晚年山水画的代表作此次拍卖会还将展示其他近现代书画家的精品,包括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家的作品,无疑将为藏家们带来一场。

2、黄宾虹的黄山汤口以其深厚的笔墨功底和独特的构图方式而闻名画中黄山的奇峰异石云雾缭绕的景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美另一幅富春山居图则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黄宾虹对于自然山水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溪山行旅图是黄宾虹早期作品中的杰出代表;设色清雅,画面清丽脱俗,淡而不薄,渗透出山水画鲜活润泽的特点,乃为黄宾虹山水画之佳构云山高隐图上款人为画家蔡若汀,蔡若汀为近现代画家,与黄宾虹交好,黄宾虹曾多次为其作画,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此作经过多次出版,刊载和展览,并成为2016年G20 杭州峰会主会场入选作品,拥有峰会证书;黄宾虹拟古山水画屏4张描绘的山水图式笔墨风格,据画风及书法判断,应为黄宾虹1909年后定居上海时期所作,此时正值他“专治金石书画”的初期阶段自北宋至清代,山水图式的传承关系错综复杂,黄宾虹对此始终深入探索,直至晚年仍有所心得他曾在与傅雷的书信中提到“元人入雅,为师蘇米所谓。

3、黄宾虹 1955年2月 黄宾虹先生最后的影像 栖霞岭下黄宾虹故居 1948年,85岁的黄宾虹南返应聘任教于国立艺术学院,因爱西湖之美,遂决计定居杭州, 栖居栖霞岭上,走完生命的最后7年作为一个不冒新风险的延续型画家,其晚年的变法和成就拉开了与此前古典山水画的距离,创立了别于新安派的虹庐派 其创造模式是融会古今;1寒江独钓图这是黄宾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幅纵长的山水画,画面中寒江孤舟钓者山石松柏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意境2白菊隐居图这是黄宾虹的另一幅代表作,是一幅花鸟画,画面中白菊竹子蝴蝶等元素构成了一幅清新雅致的意境3山水十二屏这是黄宾虹的。

4、设色山水图卷,是黄宾虹山水画作中风格最为常见的系类山水画作用墨明暗相宜,山水透亮,风景怡人,将新安画派的风格发扬并作创新实乃近现代国画山水中不可忽视的一派黄宾虹作品山川卧游卷曾有人这样评价黄宾虹作品细而不纤,粗而不犷气在笔力,韵在墨采北宋人画,浑厚华滋,六法;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

5、作品拟董北苑山水卷由黄宾虹于1947年创作,作品尺寸为345×137cm此作品估价为RMB 8,000,00010,000,000作品中,黄宾虹巧妙地模仿了董北苑的山水画风格,展现了沉雄苍厚遒劲滋润的画风此作品在多个展览中展出,并在多本出版物中被收录作品新安江纪游图作于1948年,尺寸为130×6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