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大山水画名家作品欣赏如下山水画是国画的一种,在魏晋南北朝逐渐发展,隋唐开始独立,从古至今擅长画山水的画家更是从未间断中国十大著名山水画家,包括展子虔李思训荆浩关仝董源范宽巨然石涛等展子虔是隋代绘画大师,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擅画佛道人物鞍马。
五代介于唐宋之间,在历史上是一个战争频仍分裂割据的动荡年代,也是我国社会历史上极为混乱的时期然而政局混乱,却为山水画的发展创造了特殊的发展契机一时间画家成群结派蔚为大观荆浩于850年出生在河南济源荆浩学识渊博,幼年时和后来成为著名高僧的法海是好朋友874年前后,他由家乡来到。
荆浩 后梁画家,开创北派山水画法作品匡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写庐山的景色气势宏大,结构严谨,高远,平远相杂关仝 后梁到北宋的画家,早年师法荆浩,画风笔简,气壮意长,主要以秦岭,华山的大山巨壑为描绘对象,在北宋与李成,范宽并称三家山水作品关山行旅图台北故宫。
荆浩,唐朝末年至五代后唐间的人物,以士大夫身份著称避战乱时,他隐居在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山水画领域,创立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派,被尊为山水画祖师他撰写的笔法记中提出的“气韵思景笔墨”绘景“六要”,是对南齐谢赫“六法论”的发展。
他的人生经历独特,曾隐居在壮丽的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荆浩的绘画技艺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风格融汇了唐代两位大师吴道子与项容的精华,展现出卓越的艺术才华此外,他还精通佛像画,曾为开封双林禅院绘制过壁画,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荆浩的名声不仅限于画界,他的方外好友大愚与他关系匪浅有。
他深入研究了唐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对李思训的墨彩丰富性有所批评,认为其过于依赖色彩吴道子的笔触精湛,但缺乏墨韵,他也有所遗憾项容的用墨独特,但缺乏笔力张璪则以笔墨细腻,构思独到而受到他的高度赞扬,强调其不追求过多的色彩,注重真思与笔墨的和谐统一荆浩在师承传统的同时,勇于创新。
北派是由五代时期后梁画家荆浩开创的,他的经典著作笔法记,对山水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北方山水画派的出现和兴起开创了独特的构图形式,善于描绘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关仝的quot峭拔quot李成的quot旷远quot和范宽的quot雄杰quot,被称为quot三家山水quot,而三家又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荆浩,用硬性的quot钉头皴quotquot。
在历代绘画史籍和著录书中,记有荆浩作品约共五十余幅,其中山水画占绝大部分,也有少量人物画如宣和画谱所记的山阴宴兰亭图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以及前面提到的观自在菩萨钟离访道图,这九件作品都是以人物为主的山水画据图画见闻志记述有四时山水三峰桃源天台宣和画谱。
他的山水画理论强调笔墨并重,主张“形神兼备”与“情景交融”,他的画作被尊为宋画的典范然而,流传至今的荆浩作品寥寥无几,且真伪难辨,这无疑是对后人的一大遗憾荆浩的一生和早期绘画活动,与他所处的济源环境密切相关济源地理位置独特,北靠太行山,西邻王屋双峰,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相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