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晓京作品竹作品选自易从网当代画家郑晓京的画竹作品是一绝郑晓京的水墨写意竹子,撷取中国传统写意的笔墨手法,加以文人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个性鲜明画风俊秀怡人曲径通幽郑晓京作品芭蕉听雨竹听风作品选自易从网郑晓京的画,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

2、“浓” 墨 为浓黑色,多用以画近的物象或物体的阴暗面“焦” 墨 比浓墨更黑,用于笔蘸上极黑之墨是为焦墨,常用来突出画面最浓黑处,或勾点或皴在古代更是有墨色六分之说,清代的绘事发微中谈道“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对于墨色的运用。

3、徐渭墨葡萄图欣赏 徐渭的墨葡萄图是其在水墨画的一个代表作品这幅作品的上半部分是徐渭题的字,从中可以欣赏到徐渭在书法上的气势,下面大半部分是画的主体就是葡萄徐渭代表作墨葡萄图 单纯的用水墨来画葡萄,叶子和果实葡萄采用一样的色彩,就好像现实中葡萄隐藏在叶子中一样,若隐若现的样子。

4、中国的水墨画有很多,下面就来欣赏其中的两幅吧第一幅是清代文人郑板桥的作品画上描绘了秋天的森林的景象秋天到了,树木的树叶也纷纷掉落,颇有一副伤秋之感天色是比较阴沉的,但树旁的五颜六色的花仍在开放,给凄冷的秋天增加了一份暖意这一幅是这一幅水墨画描写了深冬的小溪冬天非常。

5、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

6、而社会大众艺术界对这些变革之后的 作品的承认接受又非常有限 1400多年水墨的发展,的确有不同时期的差异,现存的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 果中国人喜欢以奇数说事,因此把墨可分作墨淡墨浓墨极淡墨和焦墨五。

7、富春山居图鉴赏 一背景介绍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为好友无用师所绘的作品,创作于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山和水的布臵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用墨秀润淡雅,但气度不凡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后世赞誉为“画中之兰亭” 此画作非一气呵成,黄公望在题跋提到这幅画从至正。

8、5倒垂式应体会用笔变化是用草书的画法点兰花6以楷书的笔法点兰上两幅用笔虽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花头的姿态变化以下是兰花作品欣赏水墨画画法的注意事项 1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使用专为水墨画设计的毛笔,选择质量优良的宣纸或宣纸卷另外,准备足够的水和适量的墨汁2控制水墨。

9、水墨画是中国汉族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其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工具材料上来说,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具体地说就是将水墨和宣纸的属性特征完美地体现出来,如水墨相调,出现干湿浓淡。

10、然而幼儿对国画的接触很少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选择我国古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创作的几幅墨竹图供幼儿欣赏,让幼儿通过看摸竹子,在了解竹子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感受国画的表现特点和它的意境美以中国传统艺术国画作品作为欣赏对象,旨在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