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最常见的题材是竹林七贤,历代均有大家写之,最后一幅是傅抱石所作,当今有所闻的北京的王明明,另外可参考画竹名家的作品,如董寿平,张大千;清閟阁墨竹图这幅经典国画竹子作品,就是柯九思为倪瓒画的,“清秘阁”是倪瓒的斋号该图中画竹两竿整幅图清雅秀美,依岩石交错而立,姿态峭拔劲爽,石旁有雅竹杂草相衬,幽木与瘦石相映成趣,自有一股拔俗的清高之气3竹石图清代郑燮 说起画竹,想必有不少人想到了郑板桥郑板;北宋的文人画派主要的描绘对象就是四君子,文同的竹子,扬无咎的梅花,赵孟坚的水仙,元代有柯九思与王冕,清代的郑板桥;竹子图,多见于国画花鸟类题材,多以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比较有名的就是郑板桥画的墨竹,体现了古代文人虚心好学及节节高的吉意;3 竹石图这幅作品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又称郑板桥晚年的代表作之一,目前藏于上海博物馆郑燮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种竹爱竹观竹咏竹画竹,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情感竹石图是一幅水墨写意画,也是中国画竹子水墨画的精品画中数株翠竹挺立在险峻的山崖边,随风摇曳画面简洁明;1我们先画出一个竹子的主枝干,2再在这个主枝干的右侧再画出一个主枝干,3在这两个主枝干的基础上我们画出小的分支及竹子的叶子,4再在主枝干之间画出细小的分支,5再在细小的分支上画出竹子的叶子,6最后我们对整体进行加深处理,然后为我们的背景打上底色,这样我们水墨竹子就画好。

此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竹叶浓淡相间史传文氏之竹“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于此可见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本幅无款,有“静闲口室”“文同与可”二印诗塘有明人王直及陈质题诗画墨竹始于文同至于画竹,他曾对好友苏轼有过表露,说“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01 我们先画出一个竹子的主枝干,如图所示02 再在这个主枝干的右侧再画出一个主枝干,如图所示03 在这两个主枝干的基础上我们画出小的分支及竹子的叶子,如图所示04 再在主枝干之间画出细小的分支,如图所示05 再在细小的分支上画出竹子的叶子,如图所示06 最后我们对;所以说,中国著名经典竹画当属文同的墨竹图,该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用水墨画倒垂竹枝,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且墨竹图中倒竹的形象首次出现在绘画创作中,这种形象对后世的绘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清阁墨竹图元代柯九思 清踢阁墨竹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柯九思所作。

步骤1先用淡笔把竹子的主杆画出来,一节一节的画就可以了,每节中间要稍留点空隙,颜色不足的地方,可回笔一次要分节画,不可一笔画全画下来,如下图所示步骤2再用颜色稍重点的笔,把竹子的主杆再补画一次,这次主要是修一下竹杆的形和加重一下竹子的主体色,以突出竹子的光照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