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为清初“四大画僧”朱耷石涛石渐江之一,以大笔水黑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画见长他的绘画能取法自然,又独创新意师法古人,又不泥于古法笔墨简练,以少胜多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因此他画的是鼓腹。

同时代画家查士标认为“渐公画入武夷而一变,归黄山而益奇”石涛则说“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弘仁的山水画,无论册页小品还是长篇巨制,或实地写生,或构思取意,黄山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弘仁黄山图册共60幅,画六十处风景点,将黄山的各处。

石涛号称出生于帝王胄裔,明亡之时他不过是三岁小孩,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种政治姿态,这与渐江的quot受性偏孤quot是不同的,石涛的性格中充满了quot动quot的因素,因而他身处佛门却心向红尘康熙南巡时,石涛曾两次接驾,并山呼万岁,并且主动进京交结达官显贵,企图出人头地,但权贵们仅把他当作一名会画画。

四人被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是明末清初山水画流派之一以安徽歙县人弘仁渐江休宁人查士标汪之瑞和孙逸为代表因歙县休宁祁门绩溪夥县一带古属新安郡,故被称为“新安四家”弘仁之画,萧疏高简查士标之画,用笔爽利,气韵荒寒孙逸之画,闲雅轩畅。

他在界画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其代表作如瑞莲放参图重建光福寺全景图等,尤其是他为南海普陀山中的普济寺画十二帧写实山水册页,是界画传统画融合的神品这些与受益徽州家乡的古代艺术遗产不无关系诗作 虚谷,亦擅诗,如冬梅诗,曰“满纸梅花起偶然,天成寒眉任周旋闲时写出。

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驻锡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广教寺,后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为清初四画僧之一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并称“新安四大家”兼写梅竹,工诗存世作品有枯槎短荻图西。

像很多落户徽州的宗族一样,西递的胡氏,也是带着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来到这一片山水之间的西递明经渐江,俗名江韬,法名弘仁,别号梅花古衲,徽州歙县人,是明末的生员新安画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在黄山一代代徽州墨工,使黄山上的松树,以一种人文的姿态,展示在一朝一代的册页之中了 在徽州,和徽墨。